晶澳科技博士创新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03-13 08:41:47来源:市场导刊
字号:
  走进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科技)生产车间,随着机械手臂的有序操作,激光划片、单焊、串焊、叠层等工序自动完成;...

  走进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科技”)生产车间,随着机械手臂的有序操作,激光划片、单焊、串焊、叠层等工序自动完成;成群结队的IGV(智慧型引导运输车)映入眼帘,正有条不紊地运输硅片,偌大的工厂几乎看不见人……

  光伏产业技术迭代加快,创新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直以来,晶澳科技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着力推进和提升在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切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发展和技术攻关,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助力。博士创新站是博士和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的创新平台。2021年,市科协深入开展“一家三站”高端创新平台体系布局,加快推进博士创新站建设,晶澳科技作为义乌首批企业建立了博士创新站。2022年3月,经省科协评审认定后,又成为首批浙江省博士创新站。

  借力“最强大脑” 引领产业升级

  晶澳科技成立于2020年2月20日,是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项目,于2020年3月签约,总投资102亿元,占地面积661亩,现已全面投产。

  自开工以来,晶澳科技仅用142天就建成业界最大的单体组件智能制造车间,2021年实现产值105.5亿元,成为义乌首批百亿企业,为打造义乌“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奋力勃发。

  项目立项之初,晶澳科技就确立了创新驱动、数字驱动、智能引领的高质量建设发展路线图: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三维智能立体仓、大数据中心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2021年,在市科协主动牵线指导下,晶澳科技与中国计量大学博士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博士创新站,针对企业技术壁垒的关键点和突破口,点对点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深入推动人才集聚和成果转化。

  该博士创新站以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电气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玉华为主要负责人,宋春伟、何金龙等博士为团队合作人,他们均在电力系统检测与控制技术、电机控制与新能源电力变换技术、光学、检测、电路和电气类工程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与晶澳科技的研究方向高度一致。

  “企业出题,博士解题”。合作以来,双方就“太阳能晶硅电池选择性发射极激光掺杂工艺技术开发”开展合作,有效控制了激光掺杂区域的深度、宽度以及掺杂浓度分布,实现0.03%的电池转换效率提升。同时,双方还围绕“182-54全黑组件的设计与开发”项目开展合作,大幅提高了电池分选后的颜色一致性,最终组件成品色差比例降低至趋近于0%,黑组件产品项目实现正式推广量产。

  筑巢引凤留凤 构建人才梯队

  识才、爱才、敬才、重才,提升了晶澳科技的科技形象和科技竞争力。这些年,晶澳科技博士创新站除了为企业突破“卡脖子”难题,打造自主“硬核”产品,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招才引智,筑起高端人才“蓄水池”。

  当前,晶澳科技与王玉华博士及其团队正在围绕太阳能电池失效及可靠性估算、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检测等项目开展合作。项目主要围绕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监测、控制,产品质量保障环节,太阳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开展工作,可为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与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对应知识产权,创造一定的技术效益。同时,双方还深入进行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了一批研发技术骨干,有力增强了人才储备力量。

  “通过博士创新站的建立,让博士们成为企业强有力的‘臂膀’,不仅提升了自主研发能力,还为企业引入高素质专业人才铺设了一条快速通道,为技术后续研究培养人才,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晶澳科技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说。

  一直以来,晶澳科技博士创新站充分发挥“以才引才”效应,带动大批优秀人才来企业学习深造,优化高层次人才集聚“生态圈”。目前,已有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等高校常驻博士30多个。此外,每年都有几十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活跃在企业的每一条生产线上。

  借梯登高,借智兴业。接下来,晶澳科技还将继续依托博士创新站,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产学研合作,采取联合课题研究、重大项目攻关等形式,加大自主创新、科技研发和科研人才队伍培养力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来源:义乌商报

责编:雅君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