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反诈工作部署,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辖内各分支行坚持“金融为民”理念,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把金融知识普及到消费者心坎上。
守护百姓“钱袋子”
5月中旬,工行金川支行创新宣传形式,线上线下齐发力,走进社区开展“警惕指尖陷阱 守护钱袋安全”宣传活动。该行通过“网点阵地+社区联动”,筑牢反诈“防护墙”。
大厅循环播放的反诈警示视频,吸引了众多客户驻足观看,视频通过真实案例、反诈情景演绎等形式,直观揭露“虚假客服”“网络贷款”等常见诈骗套路,强化客户风险认知。同时,网点柜面、等候区及智慧柜员机等区域张贴“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等醒目反诈标语。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反诈宣传口号,让客户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反诈教育。
线下,该行工作人员在社区广场、晨练活动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悬挂反诈宣传横幅,摆放精心制作的反诈知识展板,吸引居民驻足。员工向居民发放反诈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包括网络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养老诈骗等内容。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该行员工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着重强调不要轻信陌生人来电、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密码等关键反诈要点;针对易受骗人群,结合“保健品诈骗”“冒充熟人借钱”等典型案例,用方言“唠家常”的方式讲解防骗技巧,传授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为增强宣传效果,活动还设置了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环节,居民们积极参与,询问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疑难情况。员工通过模拟诈骗场景,让居民亲身感受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进一步提高防范能力。此外,工作人员主动帮助数余名居民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详细演示预警功能使用方法。
参与活动的一位大爷说道:“以前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今天的讲解才知道骗子手段这么多,以后可得多留个心眼。”此次反电诈宣传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反诈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织密了反诈防护网,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多力量。
筑牢校园反诈防线
为进一步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提高在校师生反诈意识,近日,工行岷县支行组织反诈宣传团队走进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师生送去生动实用的“反诈安全课”。
岷县支行工作人员以近期县域内学生受骗案例为切入点,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游戏交易、兼职刷单、冒充熟人、虚假购物等高发诈骗套路,深入剖析并耐心讲解,反复强调:“凡是要你转账、扫码、输密码的,一律拒绝!”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银行“账户安全锁”功能拦截异常交易。通过情景互动,让同学们在沉浸体验中提升“反诈力”,千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反诈知识寓教于乐深入人心,为构建平安校园注入金融力量。
金融护航民俗文化
在极具陇东风情的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盛大举办期间,工行庆阳分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兑残换零现金便民服务,以优质金融服务为文化节保驾护航。
在文化节现场,该行在辖区内设立了醒目的现金便民服务点,并摆放了清晰的引导标识。工作人员身披绶带,热情地向过往商户和游客宣传现金兑换业务。同时,还向群众普及人民币防伪知识和反假币技巧,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等方式,让大家了解如何识别假币,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
活动期间,该行累计为商户和游客兑换残损币1574元,小面额现金8510元,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余份,服务群众达500人次。
金融服务暖人心
近日,工行兰州西固东路支行联合西固区工会,开展“奋进新时代,劳动创未来”文艺汇演活动,创新推出“文艺+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惠民举措与反诈宣传相结合,为群众送上“看得见、用得上”的金融服务。
活动现场,该行设立“便民服务专区”聚焦“一老一少”群体需求,提供精准服务,面向老年人详细介绍第三代社保卡的升级功能及专属优惠;针对年轻人,结合网购诈骗、游戏充值陷阱等案例,通过互动问答普及反诈知识。活动累计发放社保卡升级指南、反诈手册80余份,并指导百余名群众完成线上业务预约。
工行民勤支行积极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召,创新“法治+金融”模式,以民法典宣传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活动重点聚焦婚姻家庭、继承制度等民生领域,通过深入解读民法典核心内容、案例解析及互动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民法典中关于“高价彩礼”“铺张丧事”的法律风险,阐释过度消费可能引发的经济纠纷,倡导群众通过合理规划家庭财务,规避法律与经济风险,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婚丧观念,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责编:辛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