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总体规模 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2025-04-30 21:28:49来源:城市金融报
字号:
  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

  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商运核电机组达到58台,总装机容量达6096万千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述栋介绍,去年,我国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已连续3年核准核电机组10台及以上。

  不仅规模继续扩大,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显著增强。去年,实现核电关键主设备100%国产化以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的自主可控。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杨长利介绍,我国已形成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自主品牌,开发了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

  核电行业稳步成长,离不开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巩固提升。经过40年探索和实践,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在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能力。积极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规模化应用先进建造技术,核电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等保持国际先进水平。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掌握核电关键主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核能产业链人才队伍,形成了每年10台套以上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

  当前我国正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已成为能源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

  杨长利表示,中国核能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预计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达到1.1亿千瓦,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将进一步发挥高碳能源重要替代者、系统安全稳定主要支撑者的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按照当前的建设速度和节奏,2030年前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一。

  报告提到,中国核能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例如持续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交流与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工程建设,向全球开放包括中国先进研究堆在内的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中俄、中法、中哈等核能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展望未来,报告建议积极推动核电均衡发展。比如,充分利用现有沿海核电厂选址资源积极有序推进项目开发,并通过厂址扩建、复用煤电退役厂址等方式增加厂址资源储备。报告还建议加快提升核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顶层统筹、协同推进铀资源开发,持续发力推动全产业链“走出去”。

  杨长利表示,全球核能界具有典型的命运共同体特征,开放合作是推动全球核能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核能合作,共建核能安全发展命运共同体。

责编:辛文

  • 路过